新闻中心
女性强直患者与男性患者有什么区别
一般说到强直性脊柱炎,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青少年男性发病率更高,而且男性患者的病情比女性更严重,更容易出现功能障碍乃至残疾。但其实研究数据表明,女性朋友同样要警惕强直性脊柱炎的危害。那么,女性强直患者与男性患者有什么区别吗?
发病:
据相关研究数据统计显示,女性和男性强直性脊柱炎平均发病年龄都是23岁,男性强直患者发病年龄比女性早6岁。虽然通常认为男性发病概率远远高于女性,但也有专家学者认为是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隐匿期相对男性患者较为多见,加上部分地区对女性强直诊断缺乏经验,导致女性强直患者的确诊普遍比男性患者略少、时间也略晚,从而影响了男女强直患者发病比例。也有学者按HLA-B27遗传标记研究认为男女比例相等。
诊断:
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病变各部位的X线表现常为早期改变,骶髂关节炎多停留在关节间隙变窄阶段,随后即停止发展。由于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X线异常出现较迟,导致许多病人症状、体征已十分典型,而X线检查骶髂关节尚无异常,导致出现误诊、漏诊等情况。
郑州强直医院建议:为避免出现误诊、漏诊情况,一些普通X线检查难以准确显示真实病变结果的女性患者,可采用CT检查。有条件的如在CT检查后仍不明确则可以考虑加做MRI检查,或者多种方式结合进行确诊。
症状:
女性强直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男性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些不同。
比起男性常见的下腰痛,脊柱痛等发病症状,女性患者外周关节受累多见,如肩、肘、腕、膝、踝、趾、颞颌关节等,膝关节受累、颈部受累、耻骨联合受累发生率均高于男性,而椎间骨桥的形成、脊柱竹节样改变男性则明显高于女性,也就是说男性较女性而言强直发病更容易造成脊柱畸形的不良结果。在病程相同的情况下,女性强直患者一般症状轻、病情发展慢、致残率低。

这些差异的原因尚不明确,有说法可能与女性的生理解剖特点有关。
而且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发生率要高于男性。
病情发展:
女性强直患者病情相对于男性来说起病不急,病情发展态势也较为平缓。脊柱融合的进展较男性缓慢,已融合的脊柱,局部炎症减轻,疼痛也会减轻。但缓慢进展、相对不完全进展的脊柱融合也意味着更长时间的疼痛。一旦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感到疼痛,并需药物止痛治疗,则表明病情进一步加重。现在较明确的是,女性和儿童强直性脊柱炎疾病的严重性和男性患者没有不同。
发病因素:
与男性相比,除遗传、外伤等因素外,女性还要特别注意因妊娠因素导致的发病。临床中产后发病的女性强直患者并不少见,产后妇女一般多有腰骶酸痛、乏力等症状,强直性脊柱炎的一些症状与其较为相似,因此容易被忽视。国内研究显示,产褥期感染、内分泌变化及产后过早下床劳作等都可能是诱发产后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原因。
①免疫及感染
女性产后机体的生理变化比较大,因产后出血、哺乳、劳作等造成产后妇女体质易虚、情绪易不稳、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特点,若自我保护不当,容易导致感染,有资料显示,产后妇女发生强直性脊柱炎的概率较正常人群高,约为1.4%。
②产后过度劳累
妊娠期间卵巢及胎盘能分泌多种肽类激素,引起骨盆有关韧带的松弛,使支持骶髂关节及腰骶关节的韧带处于松弛状态,由于产后过早下床劳作,腰骶部外伤一方面阻碍了骨盆组织复原,另一方面又可加重腰骶部韧带的损失,易产生骶髂关节错位,腰骶不稳,在感染等因素作用下易诱发强直性脊柱炎。
所以女性朋友要重视妊娠期的自我保护,尤其对产后3个月腰骶骼痛进展为上升性脊柱痛、活动后晨僵缓解的患者更应警惕强直的发生。对于产后强直的治疗应重视合理应用药物控制器官感染。如果要采用口服药物治疗或者是一些药物治疗,那么要停止哺乳,避免药物通过乳汁分泌,对婴儿造成影响。